相信远不止笔者一个人有如此感受:送外卖的小哥,现在骑车风格越来越“野”了。
“出门五分钟,流汗两小时”,随着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高温时期,人们“宅”在办公室、居家里的时间越来越长,餐饮外卖O2O再度进入订单量激增的旺季。一到中午,各大城市的商圈写字楼货梯通道里,蓝色、红色、黄黑色制服的外卖小哥穿流不息,形成一幅奇景。
然而,和面对订餐客户与商圈午夜的友好态度相对的是,近半年来关于外卖送餐人员违反交通规则、影响道路其他行人车辆正常行驶的新闻愈发多见,更有甚者,已经有危险的剐蹭和伤害人身安全的事件发生。
电动车,作为目前国内外卖平台最主流的交通工具,具备成本低、马力够、易改装、体积小、充能方便等优势,但同时也是无证可上路、轻微剐蹭抓不着、严重事故无交强险的一辆“监管空白车”。
这样的特性,即压低了O2O产业的部分成本,但同时也在以“商业创新”的形式,向整个社会的交通成本一点一点施压。
事实上,包括百度、美团、饿了么在内的多家餐饮O2O平台曾多次在各地交管部门的指导下,对送餐服务人员开展交通安全教育,这样的消息在网络上随“搜”可见。可就在这样的努力下,民众对外卖骑士们在道路上“横冲直撞”行为的反感还是与日俱增。
其实,在背后催动送餐小哥们不断加速的,说到底还是以送单量和送单速度这两大标准为主的外卖考核制度。
餐饮O2O市场在经过两年赛跑式的发展后,到今天竞争依然激烈。比拼点就在于,在满足订餐者对准时的同时满足送餐者们赚钱的需求。说白了就是——快!虽然各外卖平台也尽量在人工智能、物流管理、人文关怀等方面下一些功夫,但其根本仍然是“在规定时间,能送多少送多少”。
外卖小哥们直面O2O“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在炎炎夏日风餐露宿、辛苦工作,确实很辛苦、值得尊敬。因此,这“一公里”的路该怎么跑,应该有一个更科学、更合理的规范和考核。
百度外卖CEO巩振兵曾说过这样一番话:“因为补贴而流失的客户,很容易再找回来;而因为糟糕服务而失去的客户,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笔者东施效颦地也说一句:客户在炎炎夏日拿到饭菜时的感动,顶多持续到吃完;而人们走在大路上突遇飞车时的恐惧,会一直印在脑海中。
恐惧转变为愤怒,不过是时间的问题罢了。
直击电商圈实时大事,关注电商新闻
【版权提示】亿邦动力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run@ebrun.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上一篇:
- 饿了么、美团为什么就不能愉快地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