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经历了惨痛的一年,美味七七倒闭、天天果园相继关闭了北上广等地的线下门店、O2O品牌爱鲜蜂被报道大规模裁员……不过这并没有阻挡行业内继续烧钱的势头。就在本周,易果生鲜完成了苏宁领投的C+ 轮融资,加上年初阿里巴巴和KKR领投的C轮融资,两轮下来融资金额已超过5亿美元,创下生鲜电商的融资新高。
据易果CEO张晔说,公司目前拥有2000万用户,遍及200多个城市,每天的交易额超过1000万。他们估计年底的销售额将比同行高出5倍多。易果似乎已经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冷链、品控、持续的营销,背后都需要大资本,现在几乎每家生鲜电商都背靠大平台,比的就是烧钱。倒闭的美味七七背后有亚马逊,天天果园背后是京东,每日优鲜得到腾讯融资,现在支持易果的则是阿里巴巴和苏宁。
苏宁一直以来都想摘掉“卖家电”的帽子。2010年,苏宁的电商平台苏宁易购正式上线,启动了去电器化转型,易购也被定位为在线综合百货平台。作为电商的新玩家,苏宁与天猫和京东间还有相当的距离。2014年易购的总成交额是258亿元,分别是天猫的3.4%,京东的10%,同比增长率18% 也和两巨头相差甚远。
但是这种情况下催生出的物流体系却表现不错。将近200亿元资金的投入让苏宁成为了中国物流实力最强的企业之一。阿里巴巴看中了这种体系,于去年8月和苏宁签署了战略协议。苏宁这次投资易果,同时也和其开启了线上线下的合作模式。苏宁的5万方仓储及物流管理经验能满足易果特殊的定制需求;易果则会为苏宁去年上线的生鲜板块“苏鲜生”供货,生鲜可能成为苏宁的又一个显著的业务增长点。
值得注意的是,易果同时还会入驻苏宁今年6月开始在南京试点的线下商店“苏宁小店”,标志着他们也开始涉足O2O模式。不过生鲜电商以往的O2O案例效果都不佳——天天果园的线下门店在去年发展及其迅速,在北京和上海等城市拥有约50家门店,他们曾计划于去年年底开出100家,然而今年这些店全都关门了。苏宁小店是否能让生鲜的O2O模式有所起色,还有待观察。
生鲜电商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是冷链物流。几乎所有的电商都在宣传自建的冷链物流体系,并往里不断投钱——此类支出太大,让盈利看似遥遥无期。易果成立已有11年,目前还没有实现盈利。不过张晔说,他们预期2017年可以实现部分地区盈利,为2018年的全面盈利打下基础。
品控是另一个需要投钱的地方。易果这两轮获得的融资,据说有很大一部分要分配给自家刚建的供应链公司,在每一个环节把握品控。
国内外在生鲜的品级划分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尽管行业内的每一家都在标榜自己的品控,但令消费者失望的情况还是时有出现。在大众点评网评价易果的页面中,尽管多数好评,但也有消费者指出某些水果的品质不如广告宣传的那样美好,还有人认为在阿里入股之前易果比较靠谱,但“傍上大靠山后”,质量似乎不如以前,对于质量问题“更是处处用‘48小时内可退换货’作为护身符”。
关于生鲜消费,很多消费者总是在传统的线下购买和线上尝鲜之间徘徊——比起让企业把握品控,可能很多人宁愿相信自己摸到实物的判断。制定生鲜产品的标准、并把这个标准向行业内普及,大概是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融资仪式上一个不断被提及的话题就是“消费升级”以及“90、95后更愿意网购生鲜的趋势”。不过这点目前并没有数字证据去支撑。在《好奇心日报》2015年初的一项调查中,读者们认为网购生鲜的三大问题是:容易货不对板、很少能买到全想要的食材、贵。近两年过去了,年轻人的态度是否发生了改变,可能不是单纯地由“年轻人爱用手机、爱网购”就可以下判断的。
易果目前在做的事情并不新鲜,不过背后有了强势的资本支持,倒是可以让他们继续推进手头的事业。和其他倒下的生鲜电商相比,易果的优势也许在于11年的经验和团队。能否熬到盈利的那一刻,可能还要看他们和消费者之间建立的信任关系如何。在那之前,大概还是要持续烧钱吧。
2016亿邦未来零售大会>>电商下半场,该你上场了
【版权提示】亿邦动力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run@ebrun.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上一篇:
- 美团送餐小哥送外卖出车祸 公司拒不担责
- 下一篇:
- 美团送餐小哥送外卖出车祸 公司拒不担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