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咨询电话:0755-83238347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分享
名片网CEO王青:我们是严谨的Web2.0产品
文章出处:费力扑  更新时间:2015-12-15  点击率:
名片网CEO王青:我们是严谨的Web2.0产品
【赛迪网讯】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非常高兴的请到了名片网的CEO王青先生。 最近关于名片网也有一些封风风雨雨的事情,具体的媒体已经报道了,今天想请您谈一下经历风雨的过程中您的心态是怎样的? 王青:我想做任何业务都有预测不到的风雨,我们做名片网因为没有任何人涉足过这个领域,从心态来讲我们是有这样的准备。但是即便有这样的准备,我们最后遇到这样的问题和这样的反应的时候,也是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有三个地方超出我们的想象。第一个我们的初衷是帮人找人、办事,确实中国商务社会里这样的需求非常多。 第二,媒体对我们的关注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第三,客户对我们的追求也超出了我们的想象,通过用户对我们的追求现在我们也有了新的思维和新的思想。 所以整体来讲做名片网发展的速度,应该说超出我了想象。

名片网CEO王青

主持人:创办名片网之前已经做好了一些准备工作? 王青:我想我们名片网要满足客户需求是我们从来没有变的。这块我们是想帮助中国的商务社会找人。因为这种需求我们认为非常巨大。用什么方式找呢?我们做了一个大家共享的人脉的方式,比过去在互联网上的什么六度空间的这些理论等,这些试验了两三年以后,都遇到了很多问题。其实很多业务模式都遇到问题了。我们要做的就完全是创新的模式,让咱们共享。 他们说六度人脉,我们是一度,更直接。我们用的方式是过去没有任何人尝试过的。这也是我们刚一开始做好了这个准备了。这个准备是很大的冲击了现在已经存在的一些业务模式。应该说是一个新的,我们的心态和思维来讲是非常开放的,我们要去试。只要我们知道客户存在,必定会有优势满足大家的需求。我希望我们找到这种需求,而且找到满足这种需求的方式。 主持人:目前为止运营了五个多月了,这五个多月公司增长的速度是多少?目前发展的规模又怎么样呢? 王青:非常快,我们这个版的网站4月中的时候推出,在这之前我们也做过一些尝试。4月份正式以这样的品牌推出以后增长速度非常快。到最快的时候我们的服务器都已经到了极限了。这是我们没有预测到的情况。这也是很多媒体的关注导致了这样的现象。总体来说,客户的自然增长这是我们比较关注的,这是这个业务模式能够被接受的关键指标。在这方面我们发现增长速度非常快。现在大家已经平和的慢慢考虑我们业务模式的时候,我们现在每天名片上传量远远过万张的规模,每天都有大量的用户、新注册的用户。 主持人:最多一天新上传的名片有多少? 王青:我们没有做这个统计,但是上传的模式有的是单张上传的,也有批量共享自己的联系夹这样的方式。加在一起,我们当天的测算,我估计是几万个。

赛迪网总编朱启明和名片网CEO王青

主持人:目前注册会员有多少呢? 王青:应该是在十万以上。因为我们这个业务模式完全是给商用的,不是像猫扑那样的需要点击率、需要大量的注册用户。来我们这儿的都是商务用户,所以这样的增长速度我们是非常满意的。 主持人:有没有一个预期的数字,比如到年底或者某个时段达到多少? 王青:我们有心里的数字,但是因为这个是一个新模式还是不可预测,也有可能是非常非常快。我们也做好了这样的准备,我们现在看的指标不光是名片增长有多快,或者客户使用有多快,我们更关注的是我们给客户提供的价值是不是做到位了。我们希望更深层次应用的开发,我们这方面是不是能让客户真正体验到商务沟通的力度,或者诚信的商务环境,这样跟人做交流。这方面我们的预测目标更在于给客户提供的价值,我们觉得这种价值如果能够实现的话,客户来使用我们的服务是一个自然的结果。 主持人:具体的来说,客户上名片网以后能够享受的服务有哪些呢? 王青:现在比较简单,可以按行业、各种各样的方式找人、找关系。大家也知道现在有两百多万名片,这里包含了很多大家都想做生意的公司。所以基本上我们提供的是搜索,然后共享。就是说如果希望使用我们的服务,你要有提供一定的资源,这是Web2.0的方式。我们现在提供的是名片的互相交互和搜索人脉的功能。但是未来有很多其它的行业,这也是这段时间以来慢慢成熟的,就是客户还有其它的需求。 主持人:什么方面呢? 王青:我觉得有一个需求很有意思,原来我们没有想到。我们发现很多名片是销售和律师,因为他们很希望被别人找到。我们提供的服务就是找人,我们发现有一个需求是被找,是自我推荐。而且远远不在乎自我推荐一个名片,他也希望有一个更丰富的信息表现自己。 主持人:你们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 王青:我们很快就有这样的服务模式。很简单,未来如果买什么产品在北京,举一个例子如果企业采购电脑,只要打什么型号的电脑后面就会跳出三张名片,这样你就可以找到这个人进行信息沟通。 主持人:如果上电子商务网站买电脑不是更直接吗? 王青:中国有一个商务习惯跟国外不太一样的地方,中国所有的B2B之间的商业关系都是由人承载。我们叫P2P,如果说IBM跟微软有一个交易,这个交易如果在美国来讲很简单是两个公司之间,可在公司来讲是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如果你买IBM电脑,他们希望找到企业后面的那个人。这样更直接。所以在中国办事必须要靠人,这就是我们这社会跟其他国家不一样的地方。 为什么“关系”在英文字典里能查出来,这就是我们文化的突出。什么文化突出呢?就是在做生意没有关系做不成。再有各种各样的电子商务网站,介绍到公司的这种网站只能满足一部分的需求,不会很直接。我们希望这个方面,大家希望表达自己,希望被别人找到的人,会认为我们这个平台未来对他的业务更有帮助。就是我们在过程中,这个网站发展到今天短短的不到半年的时间我们就发现有新的需求,而且这些需求非常中国式的,我们会针对这个很快的推出实验期的产品。 主持人:创办时的投入有多少呢? 王青:我们的合作伙伴或者说我们的团队,投资的和工作的是一个团队。我们这个团队包含了有“海归”、“土鳖”,还有很专业的人士还有天使投资。所以这个公司第一天开始就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团队在推动。 主持人:近期有没有融资的计划? 王青:我想我们公司发展的速度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从这点来讲,还有一点就是因为市场对我们的需求,对服务上提出的建议非常非常多。原来我们在实施的进程上有很多,可能明年准备推出的一些服务很可能要提前。因为需求太大,大家需要我们这样。所以这方面我们肯定需要更多的资源,这就是跟原来的进程要调整的地方。我觉得融资只是增加这个资源保证这个业务正常发展的第一步。所以这是很合理的。 主持人:就是说近期有这个计划是吗? 王青:不是计划,已经在进程中。 主持人:具体到盈利模式,咱们现在的会员还是免费的是吧?盈利的模式是什么呢?怎么样赚钱呢? 王青:我觉得只要有客户的需求,盈利模式就不应该是很大的问题。我们跟互联网上很多消费类的网站盈利模式完全不一样。因为到我们这儿来的都是比较严肃的,跟他工作相关的才会上这样的网站,找这样的人。跟其他的Web2.0,消费类的Web2.0像猫扑这样的,我们的盈利模式肯定不一样。这方面我们会有很多尝试。我觉得未来一个月的时间里会看到收费的服务对象。举一个例子来讲包括个人名片的管理,这就是一个商务人士很需要的。90%的商务人士可能有一抽屉的名片,这方面我们帮他管理。 主持人:具体怎么操作呢?他把名片寄给你还是怎么样? 王青:各种方式都有,这种名片夹完全由他自己控制。哪一部分人他需要共享,哪一部分需要自己保存的。过程中我们会有一些工具帮助他管理这些人脉,这样可以从这个名片夹里直接跟客户通过短信等进行沟通。 主持人:还有别的收费吗? 王青:当然有,我们VIP级用户会提供很多特殊的服务。我们的收费空间应该是非常大的。 主持人:在会员里面,它搜索、找人的时候以哪一类的居多?哪一个行业居多呢? 王青:我们现在慢慢摸索到客户找人到底是想干什么,有的人是为了找大公司办事,也有的猎头为了找人才,还有很多是为了找一些合作伙伴。因为我们名片网里还有很多投资人,也出现了很多人找投资的。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应用,是后来我们的使用者给我们写了信才发现的,就是他到我们的网站上找工作。比如他想去摩托罗拉,他可以在我们网上直接找到了人力资源部,他把简历可以发过去。这是客户自己找出来的应用,我们根据这些应用再进行深化,提供更便捷的应用。 主持人:这是创新的结果。 王青:我觉得创新是根据客户的需求慢慢慢慢一步一步的做的。 网友:名片网是到处搜集别人的名片然后录入,还是网友上产生?这两种方式都不能保护个人隐私,请问对此该如何处理? 王青:有一些共享,有一些不会共享。一个人的垃圾可能是另一个人的需求,通过大家的合作来满足大家共同的需求。我们这个网站第一步只涉及名片,不涉及纯隐私、个人的东西。我们不允许家庭住址或者任何不在名片上出现的信息在名片上出现。我们仅局限于大家共享的是名片上的东西,名片是商务圈子里用的媒体,更简单的说是个人广告,印名片是为了让别人找到你。所以第一点隐私这点上我们不去牵扯真正属于个人的,我们能够共享的完全是商务的,在商务圈子里的共享。 网友:名片网的盈利模式是否有创新,是准备按照长尾的效应来实现盈利么? 王青:我们可以做猎头的服务,可以做名片管理,只要围绕商务人士管理这块有很多增值服务。也不简单是长尾效应,我们认为比长尾效应的需求会更多。 主持人:有一个问题还是要问一下,从市场营销角度来看名片网繁荣还需要法律的配合。据您了解从法律角度来说,个人隐私我国这块的法律是不是还是一个空白? 王青:关于这点来说我不是法律专家,我只能说一点自己的看法可以告知的。我的认知可能不是法律的问题,我可以反问一句你会把隐私印在名片上吗? 主持人:当然不会。 王青:这就回答了这个问题。真正隐私是跟公众生活没有关系的,需要保护自己的部分。中国这方面的法律我们也了解不是很成熟,我们的法律专家也建议我说不是很成熟。这点来讲我们只能靠自律。因为未来中国的社会法律会越来越健全。 这方面有一个对我们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手机的问题。因为网上可以查到公司的电话,也没有太多的,跟网上的内容差不多。就是手机,这是中国的国情,海外来讲99%的人不会把自己的收益印在名片上,中国有一个习惯,大部分人把手机号印在上面,很多老板、公司、甚至外企要求员工把手机要印在自己的商务名片上。 主持人:我看您的名片也印了手机? 王青:这是我在中国的做生意的习惯。这就是社会习惯问题,个人隐私来讲可能没有这个意识保护,或者划清这个界线。作为我们名片网来讲我们会考虑到在没有手机找不到的,同时这个手机有可能是私人用的,这方面我们的处理要变得更为进化。 主持人:怎么样的处理呢? 王青:一个月时间以内就会看到新的服务。 主持人:很多服务都好像悬而未决? 王青:我们一个月内会做一个平台,可以跟你联系,可以跟你沟通,但不一定获得你的手机号码。这里有很多技术上的措施保证。这也是慢慢习惯根据中国商务应用的需求,做到更人性化的地方。 主持人:刚才关于名片网自身的情况也了解了很多,Web2.0的概念不是很新鲜了,从人们认知的概念到接受它,到发展的热潮,有人说Web2.0现在已经到了冬天了。您怎么看待Web2.0的发展,您认为到了哪个阶段? 王青:Web2.0很多应用已经出现了,但是大多数的应用都不是很严肃的应用就是娱乐性的,或者很个性化的。比如博客、土豆等,这都是娱乐性的,娱乐性占的多。但真正的严肃的2.0的应用,有一定的管理,出来的内容有很高的价值,能够真正解决很多人的问题。这点上Web2.0其实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好。 主持人:这是不是因为中国互联网的特点决定的? 王青:不一定,在国外也是这样。我觉得Web2.0很多应用还可以挖掘。我觉得我们就是一个,我们虽然用了Web2.0的模式,但是我们做的事情是保证上传的信息是准确的,来的会员是高素质的,信息也是高价值的。这方面我们有很多管理的措施、激励的方式、用户的互动,我们提供的服务内容都是过去Web2.0没有见过的。这点上来讲我们会在这方面做更多的探索,我觉得这是Web2.0现在的状态。虽然说大家可以很快应用的比如消费类的个人的东西很多了,但是真正变成有价值有业务模式的东西能赚钱的东西还是很少的。 主持人:就是说核心价值没有挖掘出来。 王青:对。这点来讲我觉得不管是我们还是博客等都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主持人:现在是摸着石头过河?这样的比喻恰当吗?因为Web2.0的特点就是开放性的、互动的。 王青:摸着石头过河我觉得是对的,但是过河是为了干什么要想清楚。如果不知道过河干什么,走一步算一步那是很危险的。对于我们来讲很清晰,要为客户解决问题。我们朝着这个方向操作方式上走一步看一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满足客户的需求,把这个河过去。我们过河的目标是很清晰的。这点来讲我们公司是很明确的,跟很多尝试Web2.0模式的公司应该是有一定区别的。我觉得Web2.0很多是不知道干什么用?它会变成媒体吗?他们可能是走一步看一步,最终的形态是什么?最终会不会变成一种走到线下的媒体?这些我们都不知道。但是我们的应用非常清楚,就是商务上帮人找到人办成事。我们提供的就是这些。我们是在这条线上不断的开发新的应用。 我们一方面讲是Web2.0,另一方面讲也是很严谨的产品,我们在不断的开发产品满足用户的需求。 主持人:当时创办名片网的时候有没有跟国外类似的网站借鉴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呢? 王青:有,但是中国的情况跟国外的情况非常非常不一样。初期的时候国外的网站也有这样的模式,也是远交换的模式,做了三年非常成功。 主持人:怎样成功? 王青:举个例子,做了两年企业估价是5000多万的价值,到现在为止有3000多万张名片。但是照搬国外的模式肯定不行,因为中国社会不习惯比如美国的那种透明。在美国可能花25美金就能够查到这个人的商业信用,花45美金任何人可以买任何人关于他的犯罪记录,教育背景、财产记录。 主持人:您的可以查到吗? 王青:我在美国住了十年,在美国找到一个网站可以轻松的找到我的住址,家里的电话等。如果想隐掉一些东西可能还需要付钱,每个消费者付一两个美金可以把你的某一条隐掉。因为美国的商业社会是习惯这样,这样的社会骗子很少。比如你租给人房子,你只要告诉他社保安全号,他就可以花25美金查到你过去的商业记录,你是不是没有付款?是不是有过欺诈行为?在那个环境里做生意的成本是最低的。可是中国社会其实很多习惯还不这样透明。很多人都是把自己包裹的非常好。这就好像是我们可能100年以前如果说一个中国人进入了美国的游泳池会感觉非常不习惯。我觉得我们的社会同样也是这样的变革过程中。 所以我们这个业务模式到来要考虑中国社会的接受程度和现在发展到什么样的状态?大家能够接受什么?像美国那个模式可以直接卖名片,到我们这个模式就不应该这么去做。因为这样大家不一定能接受,同样的,中国这个社会又有很多国外没有的需求。比如名片管理,对中国的商务人士来讲需求非常大。在美国大部分人都会用OUT LOOK,管理自己的关系人。在美国电子化管理自己的人脉还是非常不普遍。几乎连一些IT行业、外企打开他们的抽屉都是有上万的名片,具体找一个人的时候费很大的劲。照搬美国的模式到中国来肯定是行不通的。其实互联网短短十年的历史里,美国所有的模式到中国来其实都是一家中国的公司才能变得成功。 我觉得我们也是这样的,我和美国公司的CEO经常交流,他也很希望进入中国市场。但是我跟他进这些例子,他就知道中国的社会需要的东西跟满足的方式跟美国不一样。他们那个美国的公司现在已经发展到欧洲、澳洲、新加坡很多地区都有,他们的业务模式完全照搬中国市场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在这儿中国市场需求很大。 主持人:是不是整个亚洲市场都这样呢? 王青:我觉得我还是只了解中国市场,不敢说亚洲市场怎么样,但是可能还有一些共性吧。 主持人:既然说到创新的模式,能谈一下背后的故事吗?怎么想到做这个的呢?您过去是从事什么职业? 王青:我过去是做咨询的。 主持人:这个念头、创意是怎么产生的呢?是突然产生的吗? 王青:我觉得也是积累。作为我的背景来讲我是北京人,在国外生活了一段。回到北京第一个感觉就是找不到人,找到人的成本是非常高的,中国完全靠人脉运作的商业社会。后期的时候我作为一个咨询顾问来说,那个时候我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当时我们做了一些估算,中国为了保持这些人脉关系所付出的成本,整个社会付出的成本占5%的GDP以上。 想想在美国所有的高档消费里70%、80%是个人消费,公款消费占到10%、20%就不错了。在中国这个问题我不能回答,中国的所有高档设施都是谈给我介绍一个人,所以我们整个社会为之付出的成本是巨大的这个也是大家默默接受的。每一个从国外跑到中国做生意的人都马上感觉到在他们的成本里怎么多出这么大一块?这就是我们的社会。怎么把这个变得更加的薄、更高效?成本更低?这就是我们做的最初的理念。我们认为中国是一个P2P的商业社会,不是B2B的。任何P2P,在商业社会上对提升效益的互联网的模式都有限制,必须到内层才能把交易成本下降。所以我们根据这个理念慢慢摸索到了名片的模式。 主持人:这种模式会不会很好复制?比如像招聘类的网站? 王青:我觉得Web2.0的模式都很容易复制,但是不可复制的就是你的规模、量。比如今天有土豆,我明天可以也做一个土豆,猫扑有了今天这样的规模,今天有一个小的猫扑能跟猫扑竞争吗。这点来讲我们已经走到了前面。 主持人:走到前面跑马圈地是吧? 王青:我们觉得也是战战兢兢。这个门槛也会很高,我们有我们的客户和积累的经验。 网友:王总,你们怎么能保证不让那么的的无聊销售去骚扰名片主,现在有没有门槛? 王青: 现在有门槛了。我们现在会员是需要认证的,进入的会员我们会检测他的使用行为。如果他的使用是真的,它的信用会提高。这个分级的过程中我们会把无聊的那些人慢慢屏蔽,他到我们这儿获得一些信息的成本会非常高。反而有诚信的人在我们这儿能非常简单的提供服务,能马上解决他的问题。所以我们是人性化的,慢慢的把不属于我们的用户屏蔽,把属于我们的用户,我们希望得到的商务认识在这儿留下,让他慢慢的获得价值。 主持人:我们谈一下创业。您在很多大型的跨国企业都做过,怎么想过自己出去创业呢? 王青:我觉得这也是个人性格吧,因为我的创业基本是我发现了问题,我喜欢解决这个问题,用不同的方式,就是能够改变一些东西。过去不管是大公司做,还是做咨询的时候其实也是做同样的事情。但是我觉得能够做出很多人没有摸索的环境和领域里,能够做百分之百的创新体验,我只能跳到创业的这个板上来,我个人更喜欢这样的体验。这个从性格上来说,我愿意选择创业。 另外也是因为有机会。我所谓的机会就是我看到了市场有这样的机会,有这样的需求,我们也应该慢慢摸索到这样的方式。所以就是性格的因素加上机会的因素才有了创业。否则的话创业是盲目的,对我来说创业不是盲目的行为。 主持人:现在您创办的是互联网的企业,从以往成功的互联网的企业有没有学到一些经验? 王青:我觉得这个比较泛了,我觉得很多成功公司当然有他们成功的经验,我跟业界有很多交流对我的帮助也非常大。我觉得中国互联网有它的特色,管理客户的特色、如何跟客户互动都是完全不一样的。业务模式也是不一样的。这个跟国外是不一样的。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成功经验,我觉得对我的启发远远比美国互联网公司要大得多。这里有很多公司都是值得我们经常去看,经常借鉴的。比如阿里巴巴也是一个服务商务人士的网站这些成功经验对我们也很有启发。 主持人:您认为创业最需要什么样的精神呢?拓荒牛? 王青:要敢冒风险、比较乐观、做事比较缜密。创业的过程是划着小帆板在浪里走。 主持人:您在创业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觉得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王青:不确定性。因为我们进入的这个领域没有先驱者,我们要摸索很多东西。每一个我们做出的决定,新功能,新的业务都会有我们可能看不到的客户的反应、市场的反应。我们在这方面是没有任何可以接近的。我觉得不应该叫困难,更应该说是一种刺激。因为这会激发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这个团队希望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这个团队就是在这样的心里状态下变得问题越多我们的兴趣越大,投入的越多。这样的环境慢慢有了创业的气氛,我们也是业务模式更加扎实、清晰。 主持人:您也说了您的团队各方面都有很资深非常专业的人,您在管理这样一个团队的时候有没有一条什么原则? 王青:我觉得每一个公司都有自己走过的道路,我觉得管理的模式第一点就是不同的公司在不同的阶段用的管理模式不一样。像我们这个公司做的这件事目前的团队的状态,在我这儿一个是强调团队精神。另外一个强调加入团队以后是大家补互相之间的不足。我们来的每一个人都有他的特点,你刚才进的资深只是在某一个地方的资深,没有全面的资深。全面的资深也不好找,所以我希望我的团队过来,或者组织这个团队的过程中是看到每一块短板,我们希望找里的人能够补这块短板,这样我们能够乘的东西就越来越多。所以我们一个强调团队,一个强调团队的技能能够互补,这样作为一个创业公司就能够快速成长。 主持人:因为时间关系今天的聊天就到这儿结束了,非常感谢王总跟网友分享了他的一些经验,也谢谢大家的参与! 王青:谢谢!

文章转载于:http://www.ccidnet.com/2006/0914/900399.shtml

分享到:  
声明:本网部份文章为转载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说明,文章的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不代表ShopPro立场,若是文章转载中有侵范您的权益,请致电0754-88854329通知删除,谢谢!
400-830-8248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